英华要闻

英华首页 -> 英华要闻 -> 正文

广西英华教师赴清华大学研修!为学校心理育人注入“顶尖动能”

发布时间:2025-09-03

为进一步加强落实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,《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》等文件要求,积极响应“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”的国家号召,推进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,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,助力学生获得卓越的职业成就与人生幸福,8月17日,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前往清华大学参加为期5天的“积极心理学教师训练营”专项研修。

此次研修由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联合新高教集团主办,汇聚国内顶尖心理学专家团队,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前沿理念与实践动能。

顶尖专家领航 构建系统培养体系

作为国际积极心理学领域领军学者,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担任本次研修核心导师,他将西方积极心理学理论与中国文化深度融合,系统阐释积极情绪激活、心理韧性培育等核心概念,他强调,“幸福是可学习的能力,教育者的使命是将这一能力传递给每一位学生”。

来自清华大学的12位心理学专家围绕《积极教育:重塑高等教育的幸福力根基》《教师心理资本提升》等专题开展授课,樊富珉教授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案例解析,指导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品格优势;李焰教授则从叙事疗法视角,分享“看见的力量”在危机干预中的创新应用。课程培训既有系统的理论讲解,又有扎实的实操演练,内容紧贴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实际,构建了“理论-实践-政策”三维培训体系。

沉浸式研修赋能 创新教育实践路径

研修采用“学术研讨+实践工作坊+文化浸润”模式,参训教师深度参与《心理韧性培养》专题工作坊、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实训等互动环节,通过案例模拟、角色扮演掌握积极心理技术。在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实地参访中,教师们系统学习了“幸福力培养”课程体系建设经验,并与兄弟院校就朋辈辅导机制创新开展专题研讨。

本次研修活动让我受益匪浅。在彭凯平教授的课堂上,我深刻感受到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。在未来的课堂上,我将坚持“最以学生为中心”,把“幸福力培养”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,让每一位学生在教育中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。

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教师  陈承娟

三维育人成效显著 筑牢心理育人根基

作为广西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标杆单位,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始终秉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育理念,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。学校创新打造“学校-学院-班级-宿舍”四级朋辈支持网络,依托“知心伙伴训练营”年培训心理骨干800余人次;开发“红色基因+心理韧性”融合课程覆盖学生6000余人次,“5.25心理健康月”“治愈星期五”等品牌活动参与率达85%。在2025年全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大赛中,学校团队以满分理论测试和专业辅导表现斩获高职高专组一等奖。

深化改革创新 共筑幸福教育生态

参训教师表示,将把清华大学“幸福是可习得能力”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,计划在现有三维育人模式基础上,开发“积极心理学+职业素养”特色课程模块,升级朋辈辅导数字化管理平台。此次研修是深化“德技并修、育训结合”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,未来,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将与清华大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,通过师资联培、科研反哺等方式,持续完善心理育人体系,助力学子培育阳光心态与职业韧性,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心理基础。


( 一审:蒋红霞; 二审:宋钦宁; 三审:丁雪萍; )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站观点。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
回到顶部